乳癌治療大體上可分為三類,即西醫常規治療、中醫治療,與中西結合治療。中醫治療端視中醫師本身的治療水平,也的確有高手療效不俗,但一般患者難以判斷優劣,故暫且不表。中西結合治療顧名思義,就是在西醫常規治療外,結合中醫治療方式,以降低常規治療副作用、增加常規治療敏感度,調節患者免疫力,避免惡病質cachexia,調整患者體質,避免復發轉移等。現以本題發問範圍,就西醫常規醫療部分,分述如下:西醫常規治療包括:
一、手術摘除 (按部位可分為局部、全部與淋巴結部分)
二、放射治療 (按時間可分為術前、術後)
三、化學治療 (按藥物反應率表現決定用藥,時間可分為術前、術中與術後)
四、標靶治療 (按基因檢測表現決定用藥,但跟一般化療藥物的目標不同,故以標靶治療稱之,但以其製作方式與成分結構觀之,也應算是化學治療的一種)
五、賀爾蒙治療 (按癌細胞賀爾蒙受體表現度以決定用藥,同上述標靶藥物一樣
,也是化學藥物的一種,只是各自針對的目標不同。)
其他尚有冷凍治療、溫熱治療、免疫治療等比較少見的治療方式,但因為也都屬於侵入式治療,故亦屬於西醫治療範圍。
在進一步敘述化學治療與賀爾蒙治療的差別與優缺點之前,首先要說明,常規醫療認為,只要條件允許(亦即是早期原位癌尚未發生轉移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只有手術摘除。故按西醫常規治療標準,此兩種方式都不是乳癌主要的治療方式,而是都只屬於輔助治療,也都常複合多種藥物以輔助治療,亦可視狀況結合標靶治療。此兩種治療皆可用於降低復發機率,也常為中晚期轉移性乳癌病人的輔助治療。
化學治療是以植物萃取提煉再經過化學半合成或人工全合成的化學藥物,對癌細胞的有絲分裂週期過程進行破壞,以達到殺死癌細胞與抑制癌細胞增殖目的。
乳癌常用之化學治療藥物,荷爾蒙治療藥物製劑及其主要副作用:
(以下排列順序:藥名/副作用)
一、. 化學治療製劑類
1. Cyclophosphamide/白血球降低、貧血、噁心、嘔吐、口腔炎、出血性膀胱炎
2. Methotrexate(小藍莓)/白血球降低、貧血、口腔及消化道潰瘍。
3. 5-Fluorouracil /白血球降低、噁心、嘔吐、掉髮、口腔炎、腹瀉、皮膚指甲色素沉著。
4. Epirubicin 或 Adriamycin/(小紅莓) 白血球降低、貧血、噁心、嘔吐、掉髮、口腔炎、腹瀉、尿液變紅、心臟毒性。
5. Lipo-Dox/白血球降低、口腔炎、心臟毒性較少、掉髮嘔吐較少、有手足症候群
6. Taxol(太平洋紫杉醇)/白血球降低、貧血、掉髮、過敏反應、肌��關節疼痛、四肢末梢麻刺感。
7. Taxotere(歐洲紫杉醇)/白血球降低、貧血、掉髮、過敏反應、肌肉關節疼痛、四肢末梢麻刺感、體液滯留、流淚。
8. Navelbine(溫諾平) 白血球降低、貧血、噁心、嘔吐、四肢酸麻。
Cisplatin(白金製劑) 噁心、嘔吐、貧血、四肢末端麻木感、聽力減退、腎功能下降。
9. Xeloda(截瘤達)(口服)/腹瀉、噁心、嘔吐、貧血、口腔炎、皮膚癢、手足症候群
10. UFUR(友復)(口服)/消化性潰瘍、貧血、皮膚色素沉著、手足症候群。
11. Herceptin(賀癌平)*此為標靶藥物*/感冒症狀、發燒、寒顫、心臟毒性。
12. Gemcitabine/血小板降低、白血球降低、貧血、輕微噁心嘔吐。
二、荷爾蒙藥物製劑
1. Tamoxifen(泰莫西芬)/臉潮紅、發熱、月經不規則、血栓、子宮內膜病變。
2. Arimidex(亞美達錠)/腹瀉、噁心、腹痛、骨質疏鬆症。
3. Femara(復乳納)/腹瀉、噁心、腹痛、骨質疏鬆症。
4. Aromasin(諾曼癌素)/熱潮紅、噁心、疲勞、流汗增加。
5. Zoladex(Leuplin)/心悸、熱潮紅、視力模糊。
6. Megace/輕微水分鬱積、體重增加、食慾增加。
7. Farlutal(福祿多)/輕微水分鬱積。
較早被運用於臨床乳癌的細胞分子生物特性就是荷爾蒙皆受體的有無;癌細胞荷爾蒙接受體的表現量較多的乳癌病患,預後較佳。乳癌細胞表現的荷爾蒙接受體有動情激素接受體(ER)與黃體激素接受體(PR)兩種。兩種接受體表現都很高的乳癌預後最好;只有動情激素接受體卻無黃體激素接受體的乳癌預後稍差;而兩種接受體都沒有表現的乳癌預後最不好。具荷爾蒙接受體表現的乳癌,預後較佳的理由有二:第一是因這樣的癌細胞通常分化較好;其次是因這樣的乳癌可用荷爾蒙治療(如:Tamoxifen或芳香環抑制劑)來抑制癌細胞生長,也就是說治療上多了一些可用的武器。
故此兩種治療還是端視病人病理檢驗結果來決定適合做哪種治療。~下接<補充1>
- Aug 27 Tue 2013 08:35
乳癌荷爾蒙與化療兩種療法的優缺點
參考資料
中西結合腫瘤醫院 主任醫師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